孩子本该是天使,却在某些人的眼中成了商品。
近日,重庆警方破获一起拐卖儿童案件,牵扯出一系列的“网络贩婴”灰色产业链。
被捕男子赵军,利用待产孕妇及“买家”之间的信息差,两头欺骗,涉嫌非法买卖婴儿,并从中获取利益。目前,赵军已被逮捕。
在“网络贩婴”的产业链中,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常被标上“补7”的字样,代表着这个婴儿七万元你就能买到。
如果你要办理出生证明的话,他们也能帮你办好,走的是“关系户”,需要多付几万块钱。经此操作,孩子就从“黑户”洗白成了“良家子弟”。
“网络贩婴”的孩子从哪里来?又都是哪些人在购买他?
把婴儿当成商品来买卖,这些孩子大多来自“被拐卖的孩子”、“被亲生母亲卖掉的孩子”。
人贩子拐卖孩子,这能想到。最不可思议的是,亲生母亲也能卖掉孩子。
“意外怀孕”;“家里孩子太多,屋里抚养”;“生的是个女儿,不想要”;“没有养就没有感情,孩子卖掉就卖掉了”。这些都是亲生母亲卖孩子的原因。
世间事就是这样,有人卖孩子,有人极力想要拥有一个孩子。
在“网络贩婴”群中,他们有着自己的特定联系方式,“S”一般是卖家,“L”则是买家,他们打着“营养费”或者“感谢费”的旗号,相互买卖婴儿。
一般购买婴儿的人,大多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,失去孩子的父母,受“重男轻女”观念的影响、一门心思想要个男孩儿的家庭。
婴儿被当做商品,人们买来卖去,这究竟算什么?让人愤慨的是,这不是第一起“网络贩婴”案件被曝光,也不会是最后一起。这般黑心的灰色产业链,何时能休?
图片源自:网络(以上所有)
打拐,政府在行动;贩婴,志愿者在调查。没有买卖,就没有伤害。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父母爱护。